在思想成长的道路上,我们始终以“崇德”为指引,让红色信仰成为前行的力量。当代大学生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,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主人,思想建设历来都是班级工作的重点,为帮助同学们学习先进的科学理论,鼓励同学们主动向党组织靠拢,号召大家做合格的团员和合格的党员,班集体通过组织团组织生活、集体观看纪录片、知识问答竞赛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,充实理论学习。入学伊始班级中共青团员占比超82%,如今已发展有4名中共预备党员、8名入党积极分子,他们就像“红色灯塔”,带头参与“青年大学习”、组织党史分享会,带动我们全员撰写思想心得逾80篇,近五分之一的同学先后获评优秀共青团员。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冲锋在前,在集体活动中主动担当,多人获省市级表彰。“听党话、跟党走”早已是39人共同的信念。随着思想的进步,我们相信,在大家的努力下,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,本班所有成员会与这个集体一同成长得更为骄人。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全面提高同学们的政治素养,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工作,不断完善班级政治工作管理,作为气血方刚的有志青年,我们有着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忱,为成为“四有”青年而努力。
二、学习奋进力争上游
在学业深耕的旅程中,“笃学”的班训刻进了我们的骨子里,“勤学善思”的班风浸润着班级的每一个角落。我们始终领跑年级学风,3名同学绩点突破4.5,7名同学稳超4.0,高分段人数占比超四分之一;荣誉榜上更是硕果累累,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,3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,4人获得长江大学奖学金。
在学科竞赛的赛场上,我们带着“敢闯敢拼”的班风,把“奋进”的班训化作破局的勇气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,我们组队攻坚,拿下2项国家级奖项、2项省级奖项;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,2人获得Meritorious Winner;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,2人获得湖北赛区一等奖、3人获得湖北赛区三等奖。截至现在,我们全班累计斩获21项国家级奖项、18项省部级奖项、10项校级奖项。
在科研探索的领域里,我们不满足于课堂所学,以“善思”为钥,开启未知的大门。从实验室里的反复推演,到文献堆中的细致梳理,再到论文撰写时的字斟句酌,我们一点点叩开学术之门:目前已有1篇SCI3区论文、2篇EI论文成功发表,还有1篇SCI3区论文正在投稿。
三、生活互助团结友爱
在服务奉献的实践中,我们始终记得“互助”的班风,把“崇德”的初心化作温暖的行动。志愿服务时,我们走进乡村小学支教,深入社区开展服务,4名同学凭借突出表现获评“优秀志愿者”,拿到省市级表彰;在学生工作中,1名同学曾任院学生会主席,统筹学院活动高效推进;1名同学曾任院学生会资助育人部部长,用心落实资助政策,帮困难同学解决难题;1名同学担任长江大学手工艺协会会长,牵头组织文化活动,丰富校园生活。我们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,让班歌“奉献暖人间,青春绽华光”的旋律,回荡在每一个需要温暖的角落。
四、文体飞扬风采尽显
在大学的象牙塔里,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,我们在一项又一项的课余文化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。班级多次组织同学参加学校各类文体活动,如篮球赛、校园十佳歌手大赛,英语口语大赛、辩论赛、拔河比赛等。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,既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,又使全班同学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得到调节,并始终充满了旺盛的学习精力。学生会、体育部、社团到处都是他们靓丽的身影。对于集体活动,同学们参与其中,体现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
人生如长卷,在四季更迭中徐徐铺展。当我们回望走过的三年大学旅程,才惊觉那些交织着波折与欢笑、风雨与泪水、阳光与彩虹的日子,早已沉淀为全班超百张的获奖证书,和记忆里珍贵的印记。
驻足过往,数学12203班的每一步成长都清晰可见,我们在各个领域都收获了令人欣喜的成果。更重要的是,39颗心在此凝聚,形成了一个极具向心力的集体——我们用积极的行动诠释着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,让蓬勃的青春在大学校园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。
但我们深知,所有成绩都只属于过去,数学12203班的征程仍充满无限可能。我们将怀揣理想与信念,热忱与初心,以汗水浇灌梦想,以朝气拥抱挑战,以智慧点亮征途,书写出更加璀璨美好的明天!